《论语》,是孔子教学和生活的点点滴滴,被学生片片断断地记录下来。这些以课堂笔记为主的记录由他的学生汇集编辑,便成了《论语》。
孔子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成了今天的名言警句。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这是讲了孔子的学生子贡问孔子政治的问题:一个国家想要安定,政治平稳,需要那几条呢?孔子的回答很简单,只有三条:足兵,足食,民信之矣。第一,国家机器要强大,必须要有足够的兵力做保障。第二,要有足够的粮食,老百姓才能够丰衣足食。第三,老百姓要对国家有信仰。而子贡觉得三条太多了,必须去掉一条。孔子说:“去兵”我们宁愿不吃饭了。接着,子贡又问,如果还要去掉一个,您说该去谁?孔子说:“去食。”我们宁愿不吃饭了。接着他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没有粮食无非一死,从古自今有谁不死啊?所以死亡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国民对自己的国家失去信心以后的崩溃和涣散。是啊,我们的国民如果对自己的国家没有了信心,那该是多么的可怕啊!每当我们回想起中国那段腐败、受尽屈辱的历史,不仅潸然泪下。特别是在清朝末期,清朝政府腐败无能,受尽帝国主义者的欺凌,我们无食,无兵,更重要的是失去民心。当时中国人民处于水生火热之中,大家都不相信中国会做出什么壮举,更没想到中国会变成泱泱大国。失去民心,失去信任,清政府自然会失天下。也就是孔子所说的“民无信不立”了。
而孔子,这位家喻户晓的教育家,他们教出来的学生一个比一个能干,为我们中国添加了不少光辉。孔子一生为教育事业贡献了不少力量,如《论语》、《弟子规》,让我们炎黄子孙学会了不少做人之理,处事之道。。孔子一生三千多名弟子,其中出名的就有72个,而每一位学生都为因他为师而感到自豪。
《论语》告诉我们的东西,永远是最简单的。《论语》的真谛,就是用简单的对话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快乐生活。其实,《论语》就是教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的快乐,适应日常秩序,找到个人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