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作文网提供大量精选小学生作文、小学作文大全、小学作文题目、小学作文素材,包含小学优秀作文、小学六年级作文、小学五年级作文、小学四年级作文等

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体裁 > 观后感

央视开学第一课观后感【最新】作文

作者:作文网时间:2024-11-25阅读:23

  今年“开学第一课”主题为“先辈的旗帜”,将围绕“长征精神”,选取青少年的独特视角,向孩子们讲述长征中的动人故事,分为“信念不移、勇往直前、百折不挠、坚持不懈”4节课。下面网为大家提供了开心第一课的观后感,希望对你有帮助。

  央视开学第一课观后感【篇1】

  今年10月,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的纪念。1934年10月,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中央主力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的追剿,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在长征途中,红军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击溃国民党军数十个团;红军途经11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江河,爬雪山,过草地,行程二万五千里,历时两年,于1936年10月红军大三主力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长征是宣言书,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真正的英雄好汉;长征是宣传队,一路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长征是播种机,撒下革命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长征路上发生的动人故事,留名青史,永放光芒。

  血战湘江突重围

  1934年10月中旬,红军主力连同后方机关共8.6万人,分别从福建长汀、宁化和江西瑞金、于都等地被迫突围长征。红军经过20多天的作战,先后突破了敌人三道封线,于11月下旬来到湖南湘江。这时敌军判明红军渡过湘江西进的意图,组织了重兵追剿堵截,企图将红军歼灭于湘江、漓水以东地区。敌军利用宽阔的湘江构成了第四道封锁线,红军前有湘江拦阻,左有广西敌军,右有河南敌军,后有广东军阀穷追不舍,处境十分困难。11月25日,中央军委发布抢渡湘江的作战命令,红军分四路纵队迅速抢渡湘江。此时,红军已控制了界首至屏山渡之间60华里的湘江两岸。可是红军主力距最近渡河点还有80公里,如果轻装急行军,一天即可赶到。可是,由于山路狭窄,部队行动迟缓,宝贵的渡江机会白白丧失。11月29日,敌人向正在渡湘江的红军发起了进攻。两岸的红军战士为掩护主力部队过江,与敌军展开了殊死决战。敌人对我发动了全线进攻,企图夺回渡口,歼我于半渡之中。在这生死存亡的战斗中,红军将士硬是用刺刀、手榴弹打垮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湘江两岸洒下了无数红军将士的鲜血,保住了渡口,使红军大部队拼死渡过了湘江。湘江战役是中央红军突围以来最壮烈、最关键的一仗,红军血战5昼夜,终于撕开了敌重兵设防的4道封锁线,粉碎了敌人围歼红军于湘江以东的阴谋,但红军也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渡江后,中央红军由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到了3万人。

  遵义会议放光芒

  1934年12月,中央红军达到广西通道县境,此时,国民党军已判明中央红军北上与红2、红6军团会师的意图,在前方张网以待。危急时刻,毛泽东力主放弃北上湘西,建议西进贵州。中央政治局在黎平召开会议,接受了毛泽东的建议,从而使红军避免了覆灭的危险。1935年1月初,红军强渡乌江,进占遵义,摆脱了尾追的国民党军。这时红军抓住时机,于1月15日到17日在遵义举行了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会上着重解决了最为紧迫的军事和组织问题。会议总结了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教训,指出了博古、李德的错误指挥是造成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根本原因,肯定了毛泽东等提出的红军作战原则,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在最危急关头,挽救了红军,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实事求是解决中国革命重大问题的一次重要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的成熟。这对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发展壮大具有极为深远和重要的意义。

  四渡赤水出奇兵

  应届'毕业生网yJbYs.com-中国校园招聘第一网站,.com

  根据遵义会议确定的方针,中央红军准备渡过长江,进军川西与红军四方面会合。1935年1月19日,红军准备从泸洲至宜宾地段北渡长江,国民党军加强了对长江的封锁,红军在川黔的土城地区遭川军重兵堵截。毛泽东果断脱离战斗,率部于1935年1月29日,从土城附近西渡赤水。2月7日,军委决定红军转向云南扎西地区。敌军扑向扎西,黔北暴露出敌兵力空虚的弱点,红军突然甩开敌军,挥戈东指,于2月18日至21日从郞滩一带东渡赤水,向黔北桐梓地区急进,发起了遵义战役,5天之内连克桐梓、娄山关、遵义城,歼灭和击溃敌人2个师另8个团,沉重打击了国民党军的嚣张气焰,取得了红军长征以来最大的胜利。遵义战役后,敌军企图围歼红军于遵义、鸭溪地区,红军识破敌军的企图,于3月16日由茅台镇附近再次向西,三渡赤水,进入川南。敌军以为红军要北渡长江,急调重兵沿江防堵。当大批敌军进入川南后,红军迅速从二郎滩等地又一次向东,四渡赤水。随后,红军强渡乌江,直逼敌军防守空虚的贵阳。红军抓住滇东北敌军空虚之机,急进云南,前锋直逼昆明。这时滇军主力已东调,云南各地民团赶往昆明守城,红军主力乘机在昆明虚晃一枪,迅速转向西北,于5月上旬顺利渡过金沙江,摆脱了几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实现了渡江北上的战略意图,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四渡赤水,充分体现了毛泽东用兵之神,以弱势兵力与强大敌军周旋,抓住时机消灭敌人,巩固壮大了红军力量,鼓舞了士气,使红军从胜利走向更大的胜利。

  分裂主义遭挫败

  1935年5月,红四方面军的10万人分路西进,开始长征。红四方面军在西进途中,击溃了国民党军堵截,相继占领茂县、威州、平武以南地区。为策应正在北上的中央红军,红四方面军派红30军政委李先念西进,攻占懋功、达维等地。6月12日,中央红军先头部队在北进达维途中与红30军会师。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的胜利会师,粉碎了国民党军将红军主力各个歼灭的企图,鼓舞了全党全军的胜利信心。两大主力会师后,红军总兵力达10万人。为此,中央决定放弃原定在川西北地区建立苏区的设想,两个方面军继续北上,在川陕甘3省建立苏区。6月16日,毛泽东、周恩来、朱德致电张国涛,指出两大主力会师后应北上建立川陕甘3省苏维埃政权。可是,张国涛不同意这一方针。他认为,现在应是“总退却”阶段,应组织远征军西进青海、xq等地。6月18日,中央再电张国涛指出,以一、四方面军这样大的部队,经草原游牧区进入甘肃、青海,将感绝大困难,但张国涛坚持己见。6月26日,中央在懋功召开会议,指出红军的方针是集中主力向北进攻,在运动中大量消灭敌人。张国涛表示接受中央的战略方针。会后,中央红军主力北上,然而张国涛却按兵不动。9月1日,毛泽东等联名致电张国涛,要求红四方面军主力迅速向右路军靠拢,共同北上,可张国涛再次变卦,并于9月9日背着中央电令陈昌浩,要他率领右路军并要挟中央南下。为了避免红军内部发生冲突,中央率右路军中红一方面军主力迅速转移,先行北上。当红四方面军中一些不明真相的干部主张武力阻拦时,徐向前坚决制止,维护了红军的团结。张国涛错误估计形势,过分夸大敌人的力量,轻视自己的力量,企图以退却求生存。他自恃枪多势众,凌驾于党之上,向党争权,以枪指挥党,甚至发展到另立“中央”。党中央严肃批评了张国涛搞分裂主义的错误,同时进行了耐心说服教育,给其改正的错误机会。可他一意孤行,直至走上了分裂党和红军的道路。但红四方面军广大官兵,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坚决同张国涛分裂主义作斗争,按照党中央的命令,迅速北上,实现了红军三大主力胜会师。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创举,是中国工农红军以血肉之躯谱写的一部英雄史诗。她像一条红飘带永远铭刻地球上,成为人类坚定无畏的象征。回顾历史,感慨万千;展望未来,信心百倍。今天我们纪念红军长征的胜利,就是要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用长征精神来激励中华儿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央视开学第一课观后感【篇2】

  说起长征,人们自然会想起关系党和红军命运生死攸关的遵义会议,这次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军事领导地位,中国革命从此开始了新的篇章。我们知道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不是偶然发生和孤立存在的。同样,毛泽东也不是一下就能在遵义会议上被确立军事领导人地位的。之前,毛泽东只是中央政治局委员,并在1932年10月受“左倾”影响撤销了红一军总政治委员职务,被剥夺了军事领导权。真正的转机是从距遵义东约500多公里的通道侗族自治县开始的。

  通道侗族自治县位于现今湖南省怀化市最南端,湖南、广西、贵州三省(区)交界处,是通往中国大西南的要道。地处云贵高原东缘向南岭山脉过渡地带,雪峰山西南余脉延伸境内,分属长江、珠江两大水系,可谓山高、崖徙、水险。东邻湖南省绥宁县、北接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南毗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龙胜县,西连贵州省黎平县。历史上,通道县为楚越分界的走廊地带,素有“南楚极地”、“百越襟喉”之称。全境东西宽58公里,南北长68公里,总面积为2239平方公里,主要有侗、汉、苗、瑶为主的14个兄弟民族,其中侗族占总人口的78.3%。

  长征时,中央红军正是在这个地方,召开了一次生死攸关的重要会议,史称通道会议。当时因情况紧急,此次会议的召开又是在行军路上进行,人称“飞行会议”,史书上没有详细记载,是鲜为人知的一次重要会议。其意义不逊于遵义会议,也可称“小遵义会议”。

  长征初期,中央红军的既定战略方针是去湘西与红二、六军团贺龙所部会合,以期建立新的革命根据地。1934年11月中旬,突围的中央红军跨越敌军的三道封锁线,进入湘南的嘉禾、临武一线。11月26日至29日,红军花了整整4天时间才走到湘江岸边。11月29日,湘军和桂军蜂拥而来,向正在渡江的红军发起了进攻。两岸红军为掩护党中央安全过江,与优势的敌军展开了殊死决战。12月1日,战斗达到白热化程度,敌人发动了全线进攻,企图夺回渡口。红军将士用鲜血死守渡口,至当日17时,中央机关和红军大部队终于拼死渡过了湘江。红军虽然突破了第四道封锁线,但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中央红军和军委纵队,已由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到3万多人。血的事实,宣告了“左”倾军事路线的彻底破产,使广大红军指战员对王明路线的怀疑、不满以及积极要求改变领导的情绪达到了顶点。待中央红军突破四道封锁线之后,蒋介石加紧了兵力部署,一方面调集五六倍于中央红军的兵力,在通道以北一带部署了一道严密的袋形防线,一方面电令湘、桂、黔地方军阀分兵堵截合围,企图全歼中央红军。1934年12月10日,中央红军开始进入通道境内。此刻,“左”倾冒险主义的领导者李德、博古等人,不顾红军湘江战役后兵力折损过半的实际情况和敌人张网以待的险恶局势,仍然坚持从通道北进湘西与红二、六军团会师的既定方针,3万多人的中央红军面临一场生死决战,随时都有全军覆灭的危险。在这危急关头,党中央主要领导同志于12月12日在通道城外一家农民的厢房内,非常仓促地召开了紧急会议。出席会议的有博古、周恩来、张闻天、王稼祥、朱德,以及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李德以及当时的党政主要领导,并请来了被军委撤职的毛泽东同志。会上,毛泽东建议红军放弃与贺龙会师的打算,改变路线,不向湘西北挺进,而挥师向西,而后向北进入贵州。他认为到贵州情况要好得多,因为黔军力量较弱,类似在广西走廊遭受两面夹击的可能性极小,所以在贵州有可能获得喘息的时间,以便整顿被打散的部队,研究今后的行动计划。而如果继续按原定路线前进,就会遇上蒋介石部署来截击的强大部队。这是毛泽东自1932年以来第一次在军事委员会上发言。毛泽东说:“我们何不来个避实就虚,甩掉眼前的强敌,到贵州去,为什么一定要去钻口袋呢?大路朝天,各走一边嘛!”会上几乎没有什么争论。朱德和其他军事指挥官立即接受了毛的建议,周恩来、王稼祥、李德也同意了。在李德表明同意之后,博古也表示赞成。长期以来红军领导人在一个问题上取得一致意见,这还是第一次,更不用说是对毛泽东的建议了。不过,毛泽东向他们指出,采取别的办法几乎肯定会导致全军覆灭。当日会后19时半,以军委的名义向各军团、纵队首长发出了西入贵州“万万火急”的进军电报。12月13日,中央红军从通道分两路转兵西进。一路由当时通道县城的县溪进入靖州县的新厂、平茶,然后由新厂、平茶分两路进入贵州;一路由通道的播阳进入贵州的洪州向黎平进军。是日,军委又向各军团、纵队发出“迅速脱离桂敌,西入贵州,寻求机会,以便转入黔北”的电令。14日,中央纵队进入黔境后,军委又命令活动在湘西的红二、六军团,要配合行动,调动或牵制黔阳、芷江、洪江的敌人,以便策应中央红军向黔北进军。18日,中共中央在一进入贵州的黎平县又召开了政治局会议,进一步讨论了战略方针问题,肯定了毛泽东在通道会议上提出的转兵贵州的正确主张。

  通道会议是中央红军在面临危机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紧急会议,在此次会议上,毛泽东力挽狂澜,提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通道转兵决策,从危机中挽救了3万多中央红军。正如刘伯承同志在《回顾长征》一书中指出的:“当时,如果不是毛主席坚决主张改变方针,还剩3万红军的前途只有毁灭。”从此可以看出,没有通道会议,就没有通道转兵,没有通道转兵,也就没有贵州的黎平会议以及后来的遵义会议。因此,通道会议不仅挽救了3万多中央红军,还为黎平会议和以后的遵义会议召开奠定了基础。

  尽管关于通道会议连一片纸也没有留下(人们只是在最近几年才慢慢知道举行过这么一次会议),它作出的决定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红军在通道会议作出的改变行动路线的决定是至关重要的关键性的决定。说明了中国人此时开始渐渐团结在毛泽东的周围,形成反对共产党国际派来的德国顾问的阵线。没有迹象表明李德意识到他指挥中国革命军队的日子从此开始宣告结束,除非他有了什么疾病,可以得到某种心灵上的暗示,他所担心的事情正在发生。毛泽东本人也未必意识到他当时已渐渐地赢得了中国革命的领导权,而且后来便一直掌权,直至他生命最后时刻。肯定也没有别人想到这一点。事实上,除了少数几个共产党领导核心人员外,多年来无人知道曾经举行通道会议和黎平会议。迄今为止,也没有多少青年人知道这个曾经决定中国命运的地方——通道侗族自治县。

  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4月,我和妻子寻着红军的足迹自驾来到了湘、贵、黔交界处的红色明珠——通道侗族自治县。看着当年红军突围挥师西进的转兵道,耳边回响起红军艰难突围的激烈枪炮声,感慨万千。如果没有通道会议,没有毛泽东的建议,没有红军的通道转兵西进,也就没有后来的遵义会议,红军的命运将会改变,中国革命的道路、中国今天的历史也将彻底改变!四月的通道,春暖花开,满眼青色,当年的小镇80年后的今天已变成一座美丽的城市。通道县先后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生态示范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县,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国最佳休闲旅游县、中国大学生最喜欢的旅游目的地、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中国最具潜力的十大县域旅游县、通道侗族村寨成功入列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当地的导游灰谐地告诉我,凡是来通道转兵道看的人将来都会时来运转。斗转星移,沧海桑田,让我们记住80年前长征路上这个给中国工农红军、给中国革命带来巨大转机的红色明珠——通道侗族自治县吧。祝福这个美丽的侗族城市越来越好!

  央视开学第一课观后感【篇3】

  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长征精神”是中国人民的宝贵财富,激励和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人。历史再现

  “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70年前的长征,红军表现的英勇是史无前例的。70年后的今天,再次回首漫漫长征路,久久咀嚼那段光辉历程的时候,我们从中又会体味出何种情感和豪情?在新世纪的时期,我们又如何理解和发扬伟大的长征精神?

  伟大的红军战士,他们强渡大河,飞夺泸定桥。想想当时的情景是多么艰险。“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这是伟人毛泽东同志的诗句,不就是红军长征生活的写照吗?

  漫漫长征路上,革命烈士倒下了,又有战士站起来。二万五千里长征路,路有多长,红军撒下的汗水就有多远!巍巍雪山掩盖了革命烈士的身躯,却埋葬不了他们为国为民的赤诚之心;茫茫沼泽地吞噬了革命烈士的躯体,却掩藏不住他们坚定的信念;如雨的子弹夺去了革命烈士的生命,却夺不去他们那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长征精神。

  此时,我感觉到了一种力量,一种因历史而越发令人臣服的力量。历史再次向我们证明:长征精神将伴随中华儿女不断缔造辉煌。我们应该学习长征精神,争做红军后人。感恩长征

  我感谢那些先辈们,感谢他们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可贵的精神财富——百折不挠、自强不息!这就是永恒的长征精神。我们应该让长征精神代代相传,让长征精神永放光芒!

标签: